>三、加快机制创新,解决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
相对落后地区要实现赶超,我们既要超常付出,又要不断创新,抢占先机。要紧紧抓住机制创新这个关键,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开放工作力度,通过改革激发内在潜力,通过开放注入外在活力,使机制创新成为推动xx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新的动力。
一是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农业税全免以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大势所趋。按照有利于县乡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在合理确定乡镇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科学设置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流人员,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实现机构消肿,债务化解。对乡镇事业单位要将经营性职能剥离推向市场;对临时人员和借用人员坚决清退,对在编在职人员实行竞争上岗,鼓励自谋职业。要加快职能转变,把乡镇政府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收粮收款等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切实履行政府四项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镇社区建设,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益。
二是创新经营机制。在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和租赁经营等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加工、销售等环节获得更多的后续效益,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新型农村经济关系,努力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要推进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和集体林场、果园等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推行“股份合作社=村民 公司 项目”的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以农业产权和经营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种资金投向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要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原则,着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切实提高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搞好项目储备,加大跑部进京争资力度,使射蓬公路、九龙潭水库等一批关系xx经济长远发展的项目更多地列入国省计划扶持的“笼子”。加大协调银企、银农关系力度,转变信贷投入方向,使信贷资金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倾斜,为扩大经营规模注入新的“血液”。要利用浙江对口帮扶的机会,抓住外资西进、东资西移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大力开展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技术合作,实行以行招商、开发招商、小分队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精心打造投资软环境,搞好对引进企业的服务,争取引进一个成功一个,达到典型示范、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效果,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
四是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当前,服务“三农”的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尤为突出,创新、重建农村服务体系的任务十分紧迫。一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问题比较突出,要优化农村服务体系布局,整和农技信息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服务”。要充分利用“四川农经网”等农业信息网站,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信息。积极发展和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供销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