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届文化旅游节的支持和参与。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等困难,如期完成了各项硬件设施建设任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统筹协调,使各位来宾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筹办文化旅游节的全过程中,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形成了围绕举办文化旅游节打好总体仗的良好局面。
(三)全民参与,重在过程。举办如此大型的活动,在沂南历史上尚属首次,在筹办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促进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办节的根本目的。一是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争取在沂南工作过的老领导及沂南籍在外老乡的财力、智力支持;三是本着“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原则,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积极参与,踊跃捐资。全县各个单位、各个参与节会活动的工作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都精心设计了工作方案,逐项进行了认真落实,整个节会活动多而不乱、工作忙而有序,确保了节会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县各级各部门的班子和干部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工作水平、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都经受住了考验,为节会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舆论先行,营造氛围。新闻媒体的强势宣传,有效地提高了沂南在外的知名度。在节会筹备阶段,通过在县以上媒体分层次、有节奏的宣传,有效地吸引社会各界对本届文化旅游节的关注,加深了外界对沂南的认识和了解;在文化旅游节期间,通过60余家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高强度、大容量、全方位的集中造势,伴随着文化旅游节的圆满成功,沂南成了一个热点区域,在市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特别是节前,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举办了“2005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收到了良好成效;编制了一系列全面反映沂南建设成就的节会专刊、宣传画册、外宣vcd等;在县城主要路口、街道悬挂、张贴了节会的会徽、张贴画,在县城出租车上打出标语口号,并在高速公路、省道、县城主要出入口设立制作了大型宣传牌。节会期间,采取悬挂彩旗、过街横幅、安放彩虹门、充放气球等方式妆扮县城。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内外宣传,营造了节会的浓厚氛围。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巩固落实节会活动的丰硕成果
巩固落实办节成果,最根本的就是要继续发扬办节精神,加快经济建设,这就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名县、生态大县、经济特色县”这一目标,在深入总结文化旅游节经验的基础上,以成功举办文化旅游节为新的起点,切实巩固这次文化旅游节的丰硕成果,把办节精神用到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上来。
(一)确保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率。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有64个项目签约,签约额17.5亿元,涉及到30个单位,这些单位要抓紧搞好跟踪落实,跟上服务。合同项目要早日开工建设,协议项目要与客商进一步搞好对接,尽快促成项目落户沂南。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明确招商重点,着力在引进大项目、产业链项目上下功夫,全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同时,各单位要以这次节会为契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再引进落实一些有利于我县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形成新一轮投资高潮,为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县招商局和各相关单位,要及时抓好这次文化旅游节各个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把意向性的项目变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把意向性投资变为实实在在的投入;要充分利用在文化旅游节中与各方的感情交流,努力畅通合作的渠道,拓展合作的空间,收到合作的实效。结合对这次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项目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