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主导和带动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强抓工业的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力度加大,措施扎实有效。济南工业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新型工业强市的战略更加牢固,发展新型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突破济南工业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注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重点园区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集聚作为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全力推进,重点突破。整合优势园区,集中连片发展,提升**个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批项目落地,形成新型工业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优势产品为依托,以主业突出、业内领先、潜力巨大的企业为重点,以配套企业合理布局为基础,以上下游产品有机链接为纽带,通过政策引导、环境优化,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初步形成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我市六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重型汽车、中厚板、摩托车、锻压设备、数控机床、试验机、化学纤维、彩电、服务器等一批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济钢集团钢产量超过****万吨,跻身国内八大钢铁企业;重汽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万吨,跨入全国二类石化企业行列;山水集团通过企业改制和跨地区整合,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水泥制造企业。
(三)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全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年开发新产品超过****项,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达到**%,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牌建设工作实现飞跃,中国名牌产品和山东名牌产品分别达到*家、**家,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件、**件,当年新认定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数量创出历史新高,“济南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品牌群体的逐步壮大,对全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
(四)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取得明显进展。认真贯彻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搞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了《济南市开展“五节五创”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方案》,围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等建设节约型社会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约创建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举办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直播活动等一系列资源节约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节约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开展“学习济钢精神”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突出推广济钢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经验,选择确定了**家企业作为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重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开展节能技术服务,加大执法力度,推广应用资 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淘汰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