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我们目前的处境已十分尴尬,只有通过快速发展,增强实力,提高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才能为合肥发展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否则我们必将被边缘化。三是挖掘发展潜力的需要。“十一五”期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我县的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每年都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提前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一方面说明,我县的发展还是处于低水平的发展、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要我们瞄准目标不放松,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高目标,推动大跨越。四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肥东现在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归结起来关键还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够问题,只有坚持用高标杆来激发全县上下的发展斗志,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县始终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切实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由此可见,我们确定的 “十二五”目标任务,既突出了又好又快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统一,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关切和盼望,是我们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但目标不是一种口号,必须付出行动才有可能得到回报;目标更不会轻易实现,必须付出百倍艰辛和汗水,才能最终实现所愿。全县上下一定要围绕目标,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奋力赶超,确保这些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四)要在战略实施中加速跨越。“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更有力地证明了实施战略带动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县委在《建议》中,提出了“工业立县、产城一体、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应当也必将成为推动肥东未来五年跨越发展的战略引擎。一是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富县的源泉、强县的支撑,更是肥东近年来加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所在。肥东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阶段,尤其是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的带动,工业既不大、更不强、支撑作用不明显。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推进“工业立县”战略,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百亿元企业、百亿元产业、百亿元园区、百亿元乡镇,切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而通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三产,提升一产,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实施“产城一体”战略。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加快人口集聚、加速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可以增加非农就业岗位,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两者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必须紧紧围绕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需要,加快推进以“三区三镇”为核心的东部副中心建设,实行三镇融合、三区协同,产城一体、城乡互动,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引领,在全县打造一批“新市镇”、发展一批“镇级市”、建设一批中心镇、建成一批新农村,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三是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深化合作是发展的有效路径。必须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症结,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用改革开放激发肥东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生机活力;必须加快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分工合作,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与省内其他兄弟县区的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与新站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四是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肥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我们建设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开展依法关闭非煤矿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