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综观形势,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正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出等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日益凸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环顾周边,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从全省来看,虽然我县2009年度蝉联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但2009年各项指标中除了gdp、固定资产投资等4个总量指标处于前列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主要指标均处较后位次;从全市来看,我县2009年gdp、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只占全市总量的8.9%、7.9%和4.1%,并且这些数据还包含龙岗开发区。现在肥西借力合肥经开和高新两大开发区,借势发展、一路领先,不仅位居全省第一,而且成功进入全国百强。长丰也依托合淮工业走廊和新站开发区,全力赶超,已经进入全省一类县第七名。如果我们不能奋力崛起,加速赶超,不要说全国百强,就是在全省、在全市的地位也将难堪。剖析自身,面临问题依然不少。虽然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量不高、项目不大、人均水平相对更低仍是最大县情;虽然我们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一批条件较好的乡镇异军突起,新农村建设也亮点纷呈,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依然滞后,协调不够仍是最大制约;虽然我们不断扩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但社会保障水平依然较低,改善民生仍是最大难题;虽然我们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但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护稳定仍然是最大压力;虽然我们组织开展了民主考评“百名科长”等活动,但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全县上下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确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在拉高标杆中提振士气。“十二五”规划,是肥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议》。制定规划是为了指明方向,引领发展,确定目标则为了提振士气、激发斗志。因此,我们在充分把握县情,分析周边形势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按照平稳较快的原则,围绕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7%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市县中位居前列”的目标。之所以确立这些相对较高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肥东现阶段的县情决定了,我们要尽快缩小与周边发达地区差距,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必须高举跨越发展大旗,加快发展速度,否则,与先进地区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与全国百强目标将会越来越远。但跨越发展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能有多快就多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加速赶超,实现跨越。二是提升发展地位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合肥市明确提出了“要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充分发挥合肥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水平”。这对肥东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只有保持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才能跟得上全市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作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