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健全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决策水平。同时,县委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法按章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高度重视统战、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成功召开县第十三次团代会和县法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在座的同志们和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加速崛起信心
“十二五”时期,是肥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把握机会、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对于加快建设更加美好的肥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县上下必须立足新的起点,把握新的形势,抢抓新的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一)要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经验一再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抓住若干次机遇,就可以乘势而上、快速崛起。但机遇永远是流动的、稀缺的资源,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先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一是宏观政策推动的机遇。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城镇建设、鼓励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大民生投入、继续促进消费等政策导向,与肥东发展的现实需要契合度较高。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政策机遇,只要我们把握住方向,用足用活这些政策,就能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二是省市辐射带动的机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全面拉开,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将不断向中西部转移,中央和省将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合肥经济圈建设逐步推出更多实质性举措,肥东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为坚实,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对我们加快园区发展,解决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提供了难得机遇。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提出远期总人口达到1000万、2015年城区人口达到400万要求。肥东与中心城区时空距离较近,近水楼台,接受辐射、实现跨越式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必将在产业和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延伸方面为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机遇叠加优势,与“省”俱进、与“市”俱进,主动作为,加强对接,就一定能够加快东部副中心建设,促进城镇体系的重构和新市镇的繁荣。三是自身积蓄转化的机遇。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们坚持正确思路不动摇,埋头苦干,务实创新,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高位增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成为肥东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发展成效最好的时期之一。而且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扩大投入,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既标志着肥东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积蓄了能量、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十二五”时期,我县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说到底是要用好机遇。全县上下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凝聚一切力量,努力把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让黄金机遇期变成黄金发展期,推动肥东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长时期的发展。
(二)要在正视差距中激发斗志。找准问题、正视差距是我们制定对策、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