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职工为主力、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技能提升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知识型职工队伍。
3、要在增强创优意识上下功夫。创优是发展的目标。创优就是出名牌、出精品,其本质就是争先进位、勇攀高峰、争创一流。当前,实现“翻番、小康”目标、构建“和谐海陵”是全区人民的历史使命,也是海陵最大的创优实践。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和谐建区”三大战略的实施,在全区上下积极开展争先创优的劳动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干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出一流的产品,造一流的环境,为培育名牌产品贡献聪明和力量。要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方面当好主力军。
二、抓好维权工作,为“和谐海陵”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切实加大维权工作力度,着眼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环节,紧紧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三个要害,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一是要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把职工组织起来,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首要前提。近年来,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人员流动日益增多,非公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要继续按照“哪里有职工,那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进一步改革组织体制,创新组建模式,完善治理机制,加大组建力度。要突出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组建和规范工作,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形式、入会方式和会籍治理办法,最大限度地把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职工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同时,抓好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单位)工会组织的整顿和重建,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过程中,确保工会组织的独立设置,防止和纠正随意撤并工会组织的行为。
二是要着力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依法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从源头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会组织要把维权关口前移,从建立劳动关系的起点上维护好职工的合法
权益,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以非公有制企业、改制企业、进城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切实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好劳动合同。以贯彻实施《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为契机,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分配事项及女职工分流安置、劳动定额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非凡权益保护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监督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水平,避免出现职业危害和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
三是要完善职工民主治理形式。职工民主参与、民主治理、民主监督是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不断扩大职代会的适用范围,提高组建率和覆盖率。在国有企事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坚持改制事项及时全面公开。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