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工会大有作为
全市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本人认真学习了《党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等一系列指定学习篇目,深切地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最深的是在《中共中心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正式将构建和谐社会列为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成为中心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执政理念和方针。
当前,我国正进入社会发展的要害时期。这个时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要害发展期;二是矛盾凸现期。假如执政党头脑清楚,政策妥当,我国可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而假如判定失当,政策失误,不但经济会停滞不前,而且会激发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危及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中心总揽全局,深思熟虑,认真汲取拉美、印度、西班牙的执政教训,适时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这是基于对中国国情清醒熟悉的决策,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现实问题的正确判定,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心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四种本领:即必须提高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必须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必须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必须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四条原则性的界定:一是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二是妥善协调各方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是加强社会的建设和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四是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按照这一总体思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着力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构建一个活力迸发的和谐社会。②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构建一个公平的和谐社会。③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一个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④着力加强依法治国,构建一个民主与法制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心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也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一、工会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提高工会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要加强学习,争做知识型干部,争创学习型的机关,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和做好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克服本领恐慌,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作为工会干部,尤其工会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布满理想,树立信心;政治上要牢记宗旨,洞察敏锐;组织上要严守纪律,团结协作;工作上要务实创新,勤政为民;业务上要精通专业,争创一流;纪律上要言行一致,遵纪守法;形象上要公道正派,公正公平;作风上要清政廉洁,干净干事。要有想干事之德,多干事之勤,善干事之能,干成事之果。只有这样,才能肩负重担,勇往直前,才能会干事,干成事,才能真正树立新时期工会干部的新形象,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按照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的要求,切实加强工会组建的力度,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加入组织,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市的实际,要把非公企业作为组建工作的突破口,落实党建带工建的工作目标;注重在特色行业、特色街、商贸行业等组建工会,充分吸纳外来务工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