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的相关服务业,为旅游者提供“衣、食、住、行、游、购、乐”服务,使广大农民既可以创造财富,又能够感受文明、享受生活。
第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基础设施先行。“十一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要着力抓好“六网”建设。
一是着力建设农村交通网。建设“大交通”是我州“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大交通”格局将逐步形成。我们在全力支持铁路、高速路建设的同时,要抓住国家和省支持的历史性机遇,强力推进农村交通网的建设。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交通落后是制约我州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全州还有个村没有通公路,通路不通车的村占三分之一,通车不安全的村也大约有三分之一,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抓住国家和省实施“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的机遇,加快乡村路建设,要着力建设外联主干、内部循环的农村公路网,基本达到村村通公路,通村油路或水泥路达到以上的目标,还要着力解决城乡间、村道与国省道间、省际间、县市间、乡镇间、村际间的“断头路”,形成乡村公路与现代交通互联互通的循环交通体系。
二是着力改造农村电网。“十五”期间,全州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基本实现了的村通电,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发展加快,农村对用电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目前电网荷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十一五”期间,电力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对农村电网实施第二次扩容改造,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
三是着力建设城镇网。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恩建宣半小时城镇圈”和“三大城镇带”(以利川为中心的西北沿边城镇带、以巴东县城为中心的沿江城镇带和以来凤为中心的来咸鹤西南沿边城镇带)。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其目的是“化”农村为“城镇”,“化”农民为市民,“化”农业为二、三产业。在城镇建设上要有统筹城镇发展的思维,要有大手笔,在城镇建设中,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经营城市为抓手,使“十一五”期间的城镇建设有新的发展,尤其要抓好个中心村的示范建设,以推动全州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四是着力提升农村通讯网。“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大通讯”的目标,发展农村通讯既是建设“大通讯”的重要内容,又承载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十一五”期间,要推进“三网整合”,在全州范围内,要实现通讯全覆盖,基本普及城乡宽带网,使广大农民住在土家苗寨,信息联通世界。
五是着力建设农村水利设施网。“十一五”期间,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全面完成座二、三类小型病险水库整治计划,积极改善耕地浇灌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解决万人饮水难的问题,基本达到有条件的村庄集中供水。
六是着力建设发达的农村商业网。建设农村商业网是抓大农村消费、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时期,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机遇,逐步建立起以城区店(大中型超市、连锁店)为龙头、以乡镇店为骨干、以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点,规范农村市场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和放心消费,同时,要建立起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让现代流通网联通乡村。
第三,推进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建设新农村,要从关系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的事情抓起,要把改善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