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以“四基”(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本制度)为重点,努力建成全国生态家园第一州,建设具有恩施特色的新农村。
目标如何定?“十一五”时期,我州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五个新”,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有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目标。
——产业建设目标。基本建成“四个一百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基本建成绿色产业州。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整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电网、通讯网、
水利设施网、城镇网和发达的商业网,城镇化水平提高—个百分点。
——生态建设目标。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个百分点,农村适宜地区基本普及沼气,建成万口沼气池,建成全国生态家园第一州。
——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教育布局更加合理,农村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完善,加强村卫生室功能建设,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有线电视通村率达。
——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扶贫开发目标。全州基本解决剩余赤贫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完成一类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基本解决贫困村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通讯、听广播、看电视等“八难”问题。
——民主法制建设目标。村级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村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把握“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我州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抓好“四基”,即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本制度。
第一,推进农村基础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建设新农村,要害在发展,核心在产业。没有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生活宽裕不起来,乡风文明不起来,村容整洁不了,治理民主不了,一切都是“空话”。所以说,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全州上下要把新农村的建设重点放在基础产业发展上来。基础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三围绕、三加快”。
一是围绕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产业州的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产业州,其具体目标是:着力建成“四个一百万亩”,即万亩优质林果基地、万亩优质烟茶基地、万亩中药材基地和万亩优质特色蔬菜基地。对这“四个一百万亩”,要按照特色板块基地的建设要求,全面规划,分布实施,实施区域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把这“四大板块基地”建成“生态农业的示范园”。-
二是围绕建成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成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制定政策,研究措施,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重点发展卷烟工业、富硒绿色食品工业、药化工业,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值要达到亿元以上。
三是围绕建成生态旅游基地的目标,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我州有良好的生态、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我们的目标是建成独立的旅游目的地,打造“绿色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要让广大的农民由第一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从事为旅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