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同时又是各种困难和风险的“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各种利益诉求不断增加,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民政工作任务将日益繁重,对民政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按照中心、省、市的全会以及各级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团结一心,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二、突出为民意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民政部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我们所有民政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把“爱民”、“厚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将民政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实现爱民之情、亲民之义、为民之举的重要途径,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竭诚为广大民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1、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城乡低保救助制度为基础,临时社会救济为补充,专项救助相配套,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是要继续推行应保尽保,推进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工作,把低保金、临时救助等按标准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进一步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快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不断加强城市低保工作,加快推进低保对象动态治理和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主动协调、密切沟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乡低保对象医疗、住房、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工作,共同推动低保对象“四难”问题的解决,保障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继续加大救助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治理的力度,探索流浪儿童救助教育的有效途径。
2、大力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要将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省委粤发[2005]19号文要求,制定我市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规划和量化考评标准,结合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开展,全力推进社区建设。要不断改革完善社区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加强社区组织服务用房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非凡是要加快福利院、敬老院的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培育各类社区中介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同时,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引导村民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安定。抓好村务公开、民主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3、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要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上有实际性的举措,积极研究制定“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办民营”的新办法,切实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创新发展。加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力度,开展家庭寄养工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新路子。要不断拓展社会救助的资金渠道,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开展各种扶贫济困送暖和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捐助社会救助事业,保证社会捐助渠道的畅通。
4、进一步加强优抚安置体系建设。要把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的能力提高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拓宽安置渠道,确保按时完成安置任务。全面抓好军人优待抚恤相关条例的贯彻落实,确保优抚安置资金及时到位。要探索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和军休安置工作,切实提高退役士兵安置自谋职业率、职业技能培训率和推荐就业率。抓好双拥工程建设,做好节日期间的双拥慰问活动。继续做好军休干部的服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