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
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心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科学的发展观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牢固坚持发展不动摇的思想。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针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概括精辟,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学习好、实践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提高公司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指导企业改革与发展实践,推动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企业建设共同进步,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力倡导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要害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因此,扎实认真地开展好这次专题学习,对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切实按照专题规定的学习内容,组织好本单位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为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互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互包涵于一个统一体,深刻理解两者的相互关系,对于今后如何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