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省交通厅党组和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党委中心组的学习部署,今天,总公司党委中心组将对第二专题----中共中心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讨。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这次专题学习活动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一、要正确熟悉开展这次专题学习的重要意义。
总公司党委中心组这次专题学习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要求,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非凡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熟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熟悉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熟悉的基础,熟悉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熟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闻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定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熟悉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