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合法权益,依法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二是要完善民诉民求的机制。更加重视建立完善合理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体现;三是要改进治安管理的办法。坚决摒弃过去用“消除”“杜绝”“禁止”等传统思维方式来“治安一方”,达到绝对化稳定状态的错误做法,更加落实依法行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错位”“越位”“缺位”,确保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的“有求必应”。四是要加快转变管理的方式。推进民主行政,提高警务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亲和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求平衡处理打击与保护、惩治与预防、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保护和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提供支撑,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发展。
(三)必须全面理解维护稳定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既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相对以往的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对维护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社会稳定的领域宽了。现在,稳定的范围不仅涵盖了传统安全领域,而且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不仅涵盖社会管理领域,而且涉及思想政治领域;不仅涵盖专门机关领域,而且涉及群众工作领域。比如,环境污染等经济生产方面的问题,原来不属于社会稳定的范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此类问题日趋凸显,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二是社会稳定的内容多了。目前,稳定既包含刚性约束内容,又涉及柔性约束内容;既包含管理保障内容,又涉及公众服务内容;既包含领导方式内容,又涉及体制创新内容等。比如,刑事发案、交通事故等是稳定的刚性评判指标,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等是柔性评判指标,既包括对社会治安的满意,也包括对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等。三是社会稳定的标准高了。既要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还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既要求注重激发社会活力,还要求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既要求建立稳定工作责任制,还要求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心思稳,人心思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越来越关注,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必将越来越高。
二、突出五个要素充分履行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功立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具体落实到公安机关,就必须在把握好“五个要素”上下苦功。
(一)把握稳定要素,在巩固执政党地位上下苦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领域安全因素同以往相比更加突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冲击进一步加大。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主权,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要完善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情报信息体系,确保情报信息灵敏、高效、畅通、面广,加强对敌社政情和不安定因素的经常性、专业化调查,把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纳入工作视线,实现精确制导,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要完善专案侦察控制机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等**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要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快专门处突力量和装备设施建设,健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完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