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可行、形式多样的教育,解决外来务工群体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诚信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居民中要推行以踏实做人,崇尚文明为重点,深入开展“互敬互信、俭朴持家”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首先,要加强诚信教育,发展诚信文化,培养和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要使大家知道,城市现代化越高,对文化的依赖性就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失缺首先是文化的失缺。因此,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发展信用文化、开展信用教育作为诚信建设经常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学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信用守约的宣传教育活动。各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大力宣传我市创建诚信城市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及时报道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在创建诚信城市活动中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适时推出诚信建设的先进典型,积极稳妥的开展舆论监督,营造“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舆论氛围。要把开展诚信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店、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家庭宣传活动,当作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来抓,使广大群众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搞好诚信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全市领导机关、党员干部要在诚信创建中要始终走在前头,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在诚信建设中为群众、为基层作表率。
其次,要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有机结合,强化治理整治工作力度。当前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加大治理力度。一是突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提高效率等内容,开展政府信用专项治理,使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水平。二是突出经济信用、质量信用、价格信用、财务统计信用、劳动信用等内容,开展企业信用专项治理,促使企业诚信经营。三是突出真实性、合法性、独立性、客观性等内容,开展中介机构信用专项治理,提高中介机构和组织的信用度。四是突出经营信用、劳动信用等内容,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专项治理,引导他们做诚信商户。在专项法理中,要坚持把整治与加强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结合起来,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结合起来。
第三,要加紧建立和完善各种信用制度。当前信用环境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制度建设滞后。现实生活中许多失信行为,大都是由于信息不透明、规则不统一、体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必须要加快信用认证、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和失信惩戒等制度建设,以规范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支撑诚信。工商、税务、质检等职能部门要把业务管理要求同诚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用制度来规范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各金融机构,应建立企业信用记录,以此作为开展信贷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全市各行各业都要建立单位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制定和完善《诚信规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