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推动全国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市场机制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自主创新和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要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对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努力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第二,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学习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组织都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学习。要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抓紧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完善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要组织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
第三,要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学习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学习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断深化干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