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服务质量,进行机制创新;围绕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2、创建法制型机关。就是以法制建设为重点,通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的文明机关。
一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各部门要按照法定授权,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强化监督;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着力建立健全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二是大力实施“阳光行动”,积极推行依法决策和政务公开。各部门要建立重大决策事前法律咨询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和涉民事项的社会公开制度。除国家规定保密或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各相关部门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所做的决策,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严肃查处言行不一,走过场行为,推进政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三是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落实民主评议机关和行政赔偿等各项制度;深入落实“树讲求”教育活动整改措施,凡向社会做出各种公开承诺的,都要明确规定违诺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一旦发现机关干部有违规、违诺的行为,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加以纠正和处罚。
3、创建务实型机关。就是弘扬求真务实之风,通过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敬业勤政、高效理政的文明机关。
一是规范服务行为。要健全、完善并抓好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之制、限时办结制、员工责任追究警示制等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抓好《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机关文明用语和工作忌语》、实行挂牌上岗、“三办”(热心办、马上办、办得好)服务的推广普及。
二是改革办事制度。各部门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严密完善的监督机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服务手段,改进管理方式。逐步推行电子政务,实行无纸化办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是大兴调研之风。各单位在创建务实型机关活动中,要制定具体措施,确保调查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并用制度固定下来。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改变会风、文风,注重实效,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放在狠抓工作落实上,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
四是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各单位要建立深入基层联系点制度、信访接待日制度、与群众对话制度,关心弱势群体,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深入开展以“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为重点的“送党情、办实事、解民忧”活动,拓宽和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创建廉政型机关。就是以廉政建设为中心,通过强化教育、制度和监督,建设具有拒腐防变能力的文明机关。
一是加强纪律教育。深入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抓好市纪委、监察局《关于优化发展环境若干纪律的暂行规定》的落实,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荣誉观。
二是落实廉政制度。落实好中央、省、市委有关廉政制度;抓好科级干部廉政挡案的建立和任职前谈话,建立“两书一卡”(党员干部廉政责任书、廉洁自律承诺书、服务对象监督卡)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处室设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建立廉政警示教育特别课堂。
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健全和完善机关作风考评体系,加强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做好阶段性的考核评价,把考核结果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