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不久,就奔赴西柏坡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向全党发出了坚持“两个务必”,保持与广大人民血肉联系的号召;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疫区等最易感染的地方指导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深受人民喜爱,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本”、“基”、“源”说,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确立了是否真正掌握、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的要求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三个必须”的要求:第一,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更要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中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方针政策历来是统揽全局的,方针政策出了问题,具体工作是难以修补的。第二,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中去,还要落实到思想中去。从世界观的高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生产中去,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都要带着浓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办好。
四
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的全在于应用。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三大问题”,即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了联系实际的切入点。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人也要对事。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自我修养。这一要求,触及到了我们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金钱观、名利观、权力观等等。这是一个总开关。现在,有些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惑,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