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兴党之责是常怀忧党之心的题中之义。一个恪尽兴党之责的人,一定是视党的生命为己任,替党分忧之人。只要每个党员都能常怀忧党之心,恪尽职责,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我们的党就会无往而不胜。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之举,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四)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可以说是这次全会的一大亮点。《决定》从重大意义、基本目标、主要内容、重点要求、根本方法、基本途径、具体措施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问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也在党,在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只有学习,我们党才能前进,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也才能不断修正航向;只有一个学习型政党,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世情、国情、党情;只有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才能不断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建设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种党建模式,将“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党建之中,在党内树立起新的学习理念,在全社会的推而广之,必将化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如今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建设学习型政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的共识。为了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高校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我们理应更加努力地为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而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学习型政党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五)四中全会在总结应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时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断实现实践创新;第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实现理论创新;第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就必须把握时代内容,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反映和代表各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历史发展的要求。时代化,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反映科学文化进步的新实际,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就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某些特殊的或特定的群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个向度:其一是实践向度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就是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即武装大众的思想,指导大众的实践;其二是理论向度,即把大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三是主体向度,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项大众所参与的事业,使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绝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的文化。本文由: 免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