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带头致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税费的征收,成为村组干部的沉重包袱,也是全年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现在,村干部与群众发生冲突的直接矛盾没有了,再不会因完农业税任务“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农村党支部书记有更多的精力带领农民发展生产,寻求致富之路,为农民办实事,为群众服务。要通过学理论、学技术、学管理,增强致富的本领。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要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收肠刮肚”选项目,谋发展,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有一定门路的支部书记要领办实体,展示才华;当地有龙头企业的要依托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参与创业;还可根据全区的产业布局,建立基地,实现带头富裕。
二是带领群众致富。“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作为村支部书记,一定要有“富不天生、穷不生根。别人能发财,我们也一定能致富”的理想信念,不仅要有带头致富的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本领。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基地和中介协会的职能,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东津镇沈营村支部书记肖清勇,利用自己的养鸭技术,私人办起了养鸭场,并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养鸭业,带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鸭村”,户平增收1000多元。要注重发挥组织优势,引导群众参与到产业链中,形成整体,凝聚全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张家集镇邵棚村支部一班人,兴办养殖公司,采取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办法,积极吸纳本村所有土地和农户参股,带动本村40多户党员,网络农户4000户,年出栏三元杂交猪3万头,出栏生猪12万头以上,户平增收1200元。要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和协会营销大户在销售方面的优势,帮助群众闯市场。张湾刘集村支部因地制宜建设花生大市场、成立花生协会就是成功的典范。这个中介组织不仅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个县市近10万户农民大力发展种植花生,搞活了花生市场,年经营额在2亿元以上,而且还带动刘集村近300户农民成为经销大户,这些大户资产过30万元的户达到140多户,过百万元的户20多户。
三是适应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