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报酬和退职村主职干部的补助。
3、切实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继续实施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办好一期村干部培训班,对被评为“双届好搭档”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区级村级党建示范点党支部书记进行重点培训。要利用区委党校继续举办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班,不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同时要充分发挥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加强对村干部的岗位培训。
4、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村级组织班子“一职一备”要求,坚持三荐(个人自荐、村两委举荐、民主推荐)、二议(村党组织对初步人选审核复议和村两委集体议定)、一审查(拟定后备干部的名单报乡镇党委审查)的方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开展结对帮带、参加岗位实践锻炼等途径,为村级后备干部参与村务管理搭建平台,提高在党员群众中的影响力。加强引导,突出抓好村级后备干部推介工作,实行组织推介、自我推介和培养联系人推介三结合方式,尽量达到“备而能用”。
三、围绕整体素质的提升,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1、要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强对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坚持标准,优化结构,保证质量。重点要加大对不是党员的村委会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力度,条件具备的要及时吸收到党内来。要切实解决部分村党组织长期未发展党员问题,对三年以上特别是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村党组织,要采取预警通报、限期整改等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要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按照因事设岗、因人定岗的原则,采取申报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全面规范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在政策宣传、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作用。深入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推广屿头乡党委农村党员联户的好做法,为无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搭建各种有效的平台。加强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抓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使用,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要积极组建乡镇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构建离土离乡不离党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要坚持实施农村党员先进性考评制,深化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
3、建立健全党内关爱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开展发放党员政治生日卡活动,从政治上关心农村党员。要通过建立完善乡镇先锋服务中心、充实先锋基金、完善走访慰问制度、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等途径,从工作上、生活上关爱帮助农村党员。结合“一帮一”活动,使关爱帮助农村党员与关心帮助农村群众相互促进。
四、深化完善“三化十二制”,扎实推进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1、全面推行村级民主议事“五步法”。“五步法”是省委发文要求实施的,要认真贯彻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对村级重大事务必须按照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公开承诺、监督实施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在原先村级民主决策程序的基础上,要重点跟上民主提案和监督实施两个环节。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加强指导督查和宣传引导,使民主决策“五步法”成为村干部的自主行为和自觉行动,保证程序到位。
2、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要进一步明确公开时间、完善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方式,不断规范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要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完善村两委联签审批制度,坚持重大财务支出集体研究决定。加大村级财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