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要求是通过活动落实的,党建工作的魅力是通过活动展示的。活动带动了党建工作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置配,活动使党建工作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活动让党务干部始终处在工作的兴奋点上。没有了活动,党建工作就会僵化。检验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抓党能力如何,只要看一下活动就可以知晓。活动不足或活动质量不高,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党建活动的类型很多,有主题教育型的,实践参与型的,潜移默化型的,健身益智型的,等等。一次高质量的党建活动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让人终身难忘。党建活动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创新。设计有创意,欣赏有品味,动中有内涵,这是党建活动孜孜以求的境界。
五、创建载体。进年来,党建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各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成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这样的创建活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性,就是说,党建工作的内容基本上纳入到创建的体系当中,利用创建过程达到整体推进党建工作上水平的目的,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的“三级联创”,“五个好” 基层党组织创建等。二是竞争性,就是说,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创建成果的评比之中,让创建主体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造成党建工作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创建活动给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正面效应:任务明确了,标准提高了,要求严格了,工作扎实了、措施具体了,“争创一流”的口号付诸行动了,党建工作的“品牌”越来越多了。
六、考核载体。对党建工作考核的量化指标很多,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考核党建工作是否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之中,是否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稳定发展、文明发展、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无论在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或“两新”组织“三农”工作、生产经营、教育教学、行政业务、社会管理、效益增长等,始终是中心工作,党建工作是不可能脱离中心工作而独立开展的。如果出现“就党建抓党建”的情况,势必形成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也就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利用考核手段,能够引导党建工作选准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目标同向、任务同下、管理同步、责任同当、成果同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党建工作的思想、组织、政治保证作用也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载体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符合规律的产物。它与党建工作是共生的,是根据党建工作的需要而凸显出来的。它不仅是党建工作发挥优势的工具,也是党建工作卓有成效的机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更新的。人们对党建工作载体的理解可能不尽一致,但它的客观存在是必然的。对党建工作载体的认识是一回事,而正确运用它又是另一回事。“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建工作载体不在文件里,也不在会议上,而是在人的心里。对有心人来讲,它是十分清晰的;对无意者来讲,它又是看不见的。但愿各条战线的党务干部都能成为有心人,用心体验载体,用心感悟载体,用心把握载体,在自如运用载体的快乐中为党建工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