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认识,以十七大精神统领医院工作全局。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把卫生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任务。做好医院各项工作,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医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理解和把握医院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内涵。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医院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医院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将医院的发展和建设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层次,是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来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的管理能力,看改革的落实情况,看社会的和谐和公正。群众主要从两个方面关注自身看病就医问题,一是能否能看得起病,另一是能不能看好病。前者需要政府和医疗部门的共同努力,尤其政府部门要加强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向卫生倾斜,并提供科学的政策环境。而要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看病看得明白,看得放心,看得有安全感,还能充分享受温馨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责任。医院工作的核心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廉价、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是医院最根本、最重要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还要通过使用适宜技术、合理用药、规范诊疗流程等措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使医疗服务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医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更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所以,我们要从医疗服务能否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这样一个高度来审视、思考和促进医院各项工作。
二、适应新形势,提高统筹管理医院的能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提高,医院工作也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提高统筹管理能力,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工作思路,适应形势需要。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在长期的医院管理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也有一些同志在管理上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惯性的思维模式。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思路、工作方法以及干部素质、能力、作风等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学会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统筹谋划医院发展,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我们常常讲真抓实干,真抓实干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能力问题。脑子没有神、心中没有底、手上没有法、脚下没有力,想真抓也抓不住;想实干也干不好。所以说,能否做好工作关键还在能力。那么,能力是从哪里来的能力只能来源于勤学习、勤思考,来源于不断探索的实践,来源于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要学会从宏观和战略的角度上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入手从细节上解决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多统筹规划,少行政命令;多指导帮助,少批评指责;多解决问题,少简单处罚。要加强管理队伍能力建设,比如科学决策能力、战略实施能力、细节管理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谐共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多方沟通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