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得如何、深化得如何、创新得如何,各级各部门面上的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如何,就在11月份将要接受省、*市的全面检查和抽查。但就目前政务公开现状看,差距和问题不少,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增强抓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完善相关工作。
二、抓紧做好政务公开紧要工作
市政府对做好施行《条例》的准备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政务公开工作统筹考虑,认真组织研究实施。
(一)编制公开目录,健全公开体系。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是做好施行《条例》最急迫最关键的工作,是施行《条例》的核心保障,既可以解决政府信息公开随意性大的问题,又能方便公众按图索骥获取信息,同时还能有效解决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瓶颈问题。各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和有关规定,抓紧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分类详细目录》编制工作。根据省、*市政府的要求,我市将启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填报系统,采取统一规范模式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填报和公开《政务公开目录》和《指南》,由于这套系统硬件要求很高,市政府办专门购置了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各单位要按照“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搞好信息的审核把关,通过政府公众信息网直接填报并自动生成公开目录,按照编制方案规定的时限要求及时完成,以便在政府网站和相关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公布《政务公开目录》和《指南》。
(二)加强载体建设,创新公开形式。
1、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相对于传统模式,政府网站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约束访问信息的优势,最大限度保证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存储信息的丰富性、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用信息的广泛性。所以,中、省、*市要求,各地要把政府网站建成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要强化政府网站群的功能,使公众能通过政府网站了解所有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前,全市大约有16家网站,资源分布很散乱,政府网站缺少必要内容支撑,网上信息量不够丰富,应用和服务功能不强,严重制约了我市电子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加强对各单位各类服务过程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今后不要再建立具有独立域名的网站,都要整合到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建立子站群;已经建有网站的部门或单位,其网站服务器到期后不再续期建设。今后,各单位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负责本单位网页信息的更新维护工作。除了信息公开之外,政府网站还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方便快捷办事的迫切需求,加强网上办事、网上咨询等功能建设。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将各类办事项目的办事指南、各种表格都上传政府网站,方便办事群众浏览、下载、填写。
2、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栏的作用。要真正把政务公开栏这种基本公开形式充分发挥好、运用好,进一步规范完善已经建立的政务公开栏,抓紧更新公开栏内容;没有建立公开栏以及公开栏损坏了的,必须在11月15日前建立、完善、规范。
3、加强资料查询中心建设。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要设立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充分运用好现有设施设备及信息资源,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其他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在方便群众的地方设立集中的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或便民告示栏。
4、建立双向互动平台。公共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单位是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责任主体,一定要按照有关要求,将办事公开贯穿于单位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使办事公开成为一项基本管理制度。特别是供水、供电、供气、公交、旅游、电信、金融、教育、卫生、住房、食品药品、农资、环保等公共服务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等制度,每次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