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巩固与创新并重,积极推进团建创新,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校今年学生总数3236人,其中团员2122人,少先队员321人,教工团员42人,全校共有团支部55个(学生支部54个、教工支部1个),中队6个,校团委委员11人。校党组织十分重视共青团工作,选拔配备了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熟悉共青团工作、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老师担任学校专职团干部。为学校共青团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一年来,学校团委以少年团校、业余党校、团干部培训班等为抓手,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学习活动,帮助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一是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帮贫济困、互帮互助、社区共建、“1。2”爱心基金等各项公益服务活动,并深入到敬老院、青云店孤儿院、观音寺社区,在实践中使广大团员青年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二是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政治事件专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以团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团员专题教育评议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立志报国,争做跨世纪优秀人才。
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团员青年。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2年的团委工作使我认识到要使团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解决好建章立制、典型示范,加强对团干部、团员的日常行为和表现的了解,并及时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以评促学、以评促进,切实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2006年,学校团委充分认识到学生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了对团干部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班级推荐、民主考核评议、公开竞聘等形式选拔素质优、思想过硬、讲奉献的优秀学生担任团干部。校团委实施《学生干部形象工程》、团支书述职制度,实行高中、初中结对制度等,都为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做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抓好团的示范群体建设。推选、培养、树立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队伍、先进团员群体,通过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主题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发挥其强有力的典型示范教育作用,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少年团校、业余党校为阵地,坚持运用推优制度,发展入团、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学校依托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对入团积极分子、团员、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党团知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普及团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坚持实施"三级"推优制,即团委--入党(团)联系人、(班主任)--团支部,齐抓共管,以团委为基础,三级分工负责的网络工作制,在团委的统筹下,由入党(团)联系人、班主任负责宏观管理和指导,监督各班团支部负责积极分子的情况汇报,努力作到“三级一体”,互通信息,形成网络反馈。明确推优工作重点,增强推优工作的透明度,经过层层过滤,确定入党(团)积极分子。同时,也给积极分子以压力和动力,确保积极分子思想的稳定性。“业余党校”活动是我校共青团工作一大特色,1987年创办至今,培训班举行21期,培训学员3200多人,1200多名学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53名优秀学生光荣入党,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如何增强团员意识使优秀的团员青年有更高的政治追求,以及对高中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2005年12月在全区教育系统共青团总结会上做经验介绍,我校学生业余党校被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