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立足实际,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街道社区建设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街道党委改称党工委、村居合并改称社区,农村人变为城里人,体制变了、身份变了,最关键的是思想观念要转变、要“进城”。因此,党员干部要起示范带头作用,首先从思想上“进城”,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定式、行为规范,成为一名合格的模范市民;其次从工作上跟 “进城”,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认真完成好四项主要任务: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群众困难入手,为社区群众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文明社区;三要大力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尊重和保障社区群众的政治权益;四要大力加强社区治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2、完善网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把党的工作及时有效地覆盖到城市各领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赋予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责,多做一些密切联系群众的事,多开展一些团结组织党员的工作,多体现一些社区建设的成效,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一要加大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网络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等配套组织,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网络。当前,特别是在关闭、停产和破产企业职工居住区以及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要严格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和建立社区党组织。二要加大社区 “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步伐。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社区内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社会组织中党员和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认真组织实施“50100”计划,凡是符合条件的都要组建党组织;全面加强党在城市社区的阵地建设。三要加大社区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要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等做法,做好入学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把流入“两新”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做到农村高素质党员不足社区补,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大胆创新,健全和完善社区党员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坚持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加强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的教育管理。要针对社区中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研究提出其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民主评议活动加强教育管理。二是建立“三卡”(联系卡、活动卡、反馈卡)为主的双向反馈制度,全面落实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制度,积极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利用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带头参加社区建设。试行驻区单位及党员评先评优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建议。三是建立“三定”制度,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社区党组织要摸清和掌握社区内流动党员基本情况,通过组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中心(站)等方式,抓好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