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相关机制亟待理顺,有关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职责不清、界线不明,缺乏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工作合力;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部分从业人员缺少系统的职业培训,服务技能较弱,部分物业专业化程度低,影响了居民生活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需要加强行业监管。
(二)社区居住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
从总体上看,社区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着社区环境。如,有的社区存在居民吸毒问题,既破坏了家庭和睦,社区和睦,也给社区带来不安全因素;个别居民违法搭建、乱到建筑废物,影响居民出行,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部分养宠物的居民对宠物的排泄物不加管理,影响了社区的卫生环境,容易引起疾病流传;社区内小摊贩的存在以及“群租”等问题未有效解决,破坏了社区景观,给社区安全也带来了隐患,社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相关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基础防范上,一些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不到位,还存在漏洞;在预防机制上,信息共享平台还未完全建立,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宣传工作上,部分群众对平安社区创建的知晓率不高,部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使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四)创建工作的开展有待进一步深入
通过调研发现,部分社区对平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深,措施不多,力度不大,意识不强,对平安创建工作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社区创建过程中人员、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创建活动,使得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的开展还不够深入。
三、关于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建设的建议
如前所述,平安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开展好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区情,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要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平安社区”创建的长效机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就是要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要突出重点抓好当前,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建立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机制。加强分析研究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评估与预测,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努力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防止矛盾激化,切实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二是重视社区物业管理。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上海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年)》、《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保安队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闸北区保安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以加强对物业的管理力度。三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合法有序的信访秩序,维护信访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平安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规范化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区稳定。
(二)着力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要着力构建各项防范措施相配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人防、技防、物防、协防的有机结合,实现防控形式的多样化。在防范力量上,积极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形成治安防范新格局。在防范手段上,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