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让没有开展活动的开展起来,让活动开展不正常的正常化起来,让长期没有受到组织关怀的党员温暖起来,切忌走过场,走形式,无实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事业单位党建要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一是要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二是要落实各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各事业单位党组织的“一把手”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特点,明确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定期研究和解决当前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抓好事业单位党建的具体工作。特别对于兼任行政“一把手”的领导,不仅要做好行政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党务工作,切实避免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现象的出现。三是要为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做到给人员,配齐配强党务干部;给经费,把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开展得有生机、有活力,促使事业单位党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和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坚持党对事业单位的政治领导,关键是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和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职责能否切实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否正确、有效和可行。因此,各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单位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确保单位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使党对事业单位的领导落到实处。在重大问题决策以后,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发动党员,团结带领职工,保证决策的实施和落实。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事业单位党组织领导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保障。如单位行政负责人定期向党组织通报工作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前党政主要领导沟通制度、党委(支部)书记参加行政办公会制度,提请职代会审议的重大问题事先由党组织讨论等相关制度,确保党组织领导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切实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中央明确规定“机关、区属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每年参加所在党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96个学时)”,这一要求只是在“量”上作了明确的规定,而“量”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确保“质”。一是要根据事业单位党员文化层次较高、易集中、易组织的特点,针对党员实际,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集中学习培训制度,确保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人员和经费的落实。从今年上半年起,各机关党组织实行了“党的组织生活固定时间制”,在每月10日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效果很好,建议各事业单位党组织参照这一做法,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相对固定的组织生活时间,便于党员及时参加组织生活,确保组织生活质量。二是要严格执行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抓好党内基本生活制度的落实,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各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一把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年至少为全体党员上两次党课,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要定期召开以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党员干部要带头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带头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