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党员干部对党建的作用认识模糊,认为党建工作是软指标,只要业务工作抓好了,党建工作自然能搞好,忽视了党建工作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应有的作用。有的事业单位党组织尽管能够把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工作成效不明显。
四是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化。一方面,组织生活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形式缺乏多样性。具体表现为:不能准确把握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活动;不能针对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释疑解惑,理顺情绪;不能帮助干部群众排忧解难,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安排,经常是有了要求抓一下,没有要求就晾在一边;有些事业单位组织生活制度虽能较好地坚持,但往往不讲究方法,简单说教,效果不佳。
五是不少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活动方式比较封闭,工作处于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上下不沟通、左右不联络的状态;工作方法比较单调,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照搬上级文件、坐等上级指示,缺乏新思路、新举措、新招术;工作手段比较陈旧,沿用多,创新少,影响了党建工作效果。
2、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性意识不强。不能自觉地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党组织的决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也有些党员遇事不顺心,就牢骚满腹,在党外特别是各种社会活动中,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少数党员作风不正,经不起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有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一些党员往往从单纯的社会职业观点出发,把党组织要求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多做贡献的起码要求,当作党员标准的全部,在平时工作中局限于做好本职工作,很少考虑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有些党员平时不注意理论学习,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不能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很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有些党员原则性不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监督,怕打击报复,因而明哲保身,不去监督,不愿监督;对党员中存在的问题,也怕得罪人、伤感情,不敢开展批评,导致同志间善意的提醒少了,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抬头,极个别同志不讲党性、讲人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正气、讲和气。自我批评,避重就轻,有的只满足于洁身自好,自己不做违法违纪的事就行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同志们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刚才所讲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并非孤立存在,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活力不强,直接导致了党员主体意识的弱化,最终造成整个系统或行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的下降。我想如果大家拿这些与自己单位党建工作进行比照的话,可能也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同感。因此,各事业单位党组织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来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带领单位的干部群众,努力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改变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
三、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展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要充满激情,要以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