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集体上访者。集体访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它具有集中性、紧迫性和危险性的特点。接待中要坚持原则,掌握政策。对于有理有据的问题,要明确给予肯定,尽快着手调处;基本合理的要求,要尽力给予调查解决;要求过高,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讲清道理,做好解释工作;无理要求的,要理直气壮地批评教育,让多数集体访人员感到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按政策法规为民办实事的。
在接待信访案件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记住“六忌”。一忌接待冷淡;二忌态度生硬;三忌脾气急躁;四忌消极推诿;五忌敷衍搪塞;六忌随意答复。
六要有务实的作风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传统作风,是我们一贯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做好信访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信访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十分复杂,有历史上的老问题,更有新情况下的新问题;有涉及群众的问题,更有涉及到干部以至领导干部的问题。就某一个具体问题而言,往往新老问题交叉在一起,牵涉面广、人员多。对问题的处理,我们不能偏听偏信,主观武断,简单处理。那样不但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至会使矛盾激化,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正确的办法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大部分是属实的,或基本属实的,但是也有极个别无中生有、编织罪名、诬告陷害他人的,甚至以信访为名招摇撞骗的。因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既不能不信,也不能轻信。认为“来信来访不可信”而置之不理;或者一听就信,轻率处理,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唯一的科学方法是进行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如果离开对实际情况的周密调查,单凭主观想象去处理信访问题,就会犯错误,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在处理每一个信访问题时,都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弄清事实和是非曲直,依据事实,按照党的政策,予以恰当的处理。只有实事求是地处理信访问题才能使当事者满意,才能有效构建和谐社会。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我们信访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七、要有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思想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信访工作适应信访新形势的需要,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信访工作在思路、方法、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在信访工作水平上有新的提高。要创新思维,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使我们信访工作的思路和做法从原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信访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由滞后工作向超前工作转变,努力控制信访源头。减少信访,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燃。要坚持“工作在前,预防在先”的原则,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要集中力量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对容易引发信访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一些重大集体上访事件和不稳定因素要及时预报,做好预案,防止重大事件发生;二是由一般工作向突出重点转变。要加强对信访重点地区、重点信访对象的集中整治。做到哪里不稳定因素最突出、哪里的信访问题最多,就重点整治哪里。对重复上访和上访老户要进行逐一排查,分别落实领导包户处理。三是由单纯处理办信接访工作,向加强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转变。信访部门的工作不能简单停留在办信接访这一层次,不能满足于坐等办信接访,而要经常深入调研、主动下访,对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作深层次分析,做到问题症结能找准,处理预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