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工作没有成效,十分被动。
二是教条主义严重。我们有些支部书记和政工部门的干部,把体系的运行与实际工作隔离开来,就体系研究体系,而没有把推行评价体系当作推进工作的方法和工具,从而导致了推行评价体系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三是部门工作不到位。我们的责任部门对推行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缺乏责任感,就如同集团王书记总结的那样,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平时讲的多,研究的少;对基层支部工作过问的多,下去指导的少;被动应付的多,主动解决问题的少。此外,我认为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我们政工干部宽以待己、严以待人,平时对基层支部考核得严,但轮到对本部门,对自己评价时却是蜻蜓点水,隔靴挠痒,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马列主义口朝外,自由主义装口袋”,必须坚决杜绝。
四是评价质量不高。特别是自我评价方面,问题尤其突出,具体表现在空话、套话一大堆,不敢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这样不仅没有起到评价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失去了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多次讲,评价是“牛鼻子”,因为实行绩效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价,起到自我反省,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作用。总之一句话,就是通过内因的作用来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绩效。
下一步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行好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我想讲以下四点:
一、提高认识,真抓实干。认识问题,看来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次会议都要讲,但它的确是我们开展工作成败的关键。因为认识决定行动,如果一个人愿意干这件事情,那么,不管这件事有多么难做,他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做好这件事情。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内心里就根本不愿做这件事,你硬让他去做,可想而知,这件事是肯定做不好的。所以,今天我还是要讲认识问题。我们作为支部书记,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行党委工作绩效管理,并不是集团公司党委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当前潞安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在潞安新一轮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党委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集团公司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集思广益、认真总结、反复研究基础上形成的,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把它形象地比喻成一部指导我们党建工作的“工具书”。因为它不仅告诉了你工作标准,做到什么程度,同时还告诉你工作方法,怎样去做。这一点,我们在推行评价体系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推行评价体系,我们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者,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多次讲,推行评价体系面临的考验并不是模式本身,而是核心团队是否具备长期驾驭、管理和运营的能力,这将最终成为推行成败的关键。我感到,这不仅是对我们司马煤业公司的考验,也是对公司每个党支部的严峻考验。所以,大家必须全力以赴,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丢掉侥幸和应付的念头,安下心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要亲自过问、亲自研究,虚心向好的支部学习,不甘落后,迎头赶上来。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这是我们推行好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根本保证。因为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作为一名政工部门人员,不仅要熟悉党务方面、政工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因为体系四大板块中有个“促发展”板块,如果你不懂生产经营管理,就无法去作评价。比如,什么叫“成本”?什么叫“利润”?等等。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