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100多万,清出“吃空饷”300多人,预计每年可以减少财政硬性支出几百万。这样做,不只节约了几百万的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清出一批“寄生虫”让他没有容身之地,为大家干事守业营造风清气正、公平正义的环境。
二、正视问题。锲而不舍抓好干部作风建设
有效推动了工作,虽然干部作风总体趋好。也树立了好的形象,但是实事求是地看,从通报的案例看,干部队伍中,群众看不惯、企业惹不起、组织信不过的干部还有。一是群众看不惯的干部还有。有的人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如,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镇财政所副所长,身为联村干部,对村内的计生工作疏于监管,计生措施也不抓到位,两个村的春季计生工作处于全市落后状态。有的人不思进取,吃喝玩乐。如宜阳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和镇文化站副站长嫖娼,镇林业站长吸毒,乡财政所副所长、庙前地质公园管理所所长、国土所干部在宾馆开房赌博,就是典型。有的人追名逐利、贪污腐化。如,市委党校校长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用于乱发乱补和非生产性开支,还虚开租车发票,非法占有公款。原市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滥用职权贪污公款,与原经济建设股科员共同贪污油补资金,还利用职务便利向工程老板索贿。这些干部的所作所为,群众当然看不惯,自然要受到严惩。二是企业惹不起的干部还有。近年来,市经济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仍然有些职能部门的干部职工,利用手中的职权对企业私下设卡,得了好处卖人情,损公肥私。仍然有些干部知道自己不能收费,就串通“黑中介”利用“黑中介”收费,从中谋取私利。仍然有些干部到企业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或者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阻工闹事。仍然有些干部向企业索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还有一局部干部言而无信。如有些干部在银行贷款后,不是想如何及时把款还掉,而是一拖再拖,甚至有人想赖帐不还,严重影响了金融诚信度。这样一来,企业自然害怕跟我这些干部打交道。三是组织信不过的干部还有。有的人工作不务实,讲假话,汇假报,报假数,做假帐,欺骗组织。如,原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原副主任虚列项目套取财政资金。清理“吃空饷”中,有些单位自己没有报,现在有人举报,这也是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表示。有的人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令组织不放心。如,一些干部对上级预防森林火灾的三申五令置若罔闻,防火政策不去宣传,野外用火不去监管,最终导致森林火灾发生。又如,原三角塘镇党委书记唐百才、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市国土资源局执法局副局长、市安监局执法大队教导员,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对非法矿井该关闭的不关闭,该处理的不处理,导致“3.21矿难事故发生,全市平安生产形势严峻。还有的人上自由班,做自由人,组织纪律差。这种现象不但在干部队伍中存在也包括我教师队伍。这次我对教师队伍民主监督测评,31位末位淘汰对象中就有多起这样的现象。例如,宜阳小学的朱年生擅自离岗一学期,蓬塘中学的尹炎经常迟到早退,还在学校无理取闹,砸烂食堂的铁锅;松阳完小的郝辉琼不注重教师形象,时常旷工,行我素;东山完小的吴良毅不请假就离校,不服从学校安排,不参与阅卷工作;鳌头村小的柏杨纯上班时间打牌,该上课时不上课,让学生自习。这样的干部、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组织放心?
但影响坏、危害大、后果严重,这些现象虽然存在少数干部身上。必需加以注意,整改到位。如何整改?找准根源是前提。认为,上述现象与五个观念很有关系:
(一)与权力观念不正。手中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组织给的群众给的不是哪个人给的也不是自己争取来的行使权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