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工作的考察
9月15日—22日,市财政局专题学习考察组一行5人赴北京市宣武区、西安市雁塔区财政局就加强财政治理,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学习考察,两区的生动实践为做好我市财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基本情况
北京宣武和西安雁塔两区主要基础数据情况如下:
区名行政级别2003年gdp(亿元)2003年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gdp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财政供养人员情况人均财政收入(万元)三条保障线(人)财政局机关情况总人数(人)其中内设科室在职人员教育(人)政法干警(人)宣武区
地师级
195
13.38
18.4
9.94
18836
6956
2343
10.29
16311
15
80
雁塔区
副地师级
39
3.81
24.9
9.77
4341
2910
699
8.78
4060
14
84
常德市
地师级
496
19.22
16.06
3.88
193721
75376
9622
0.99
141668
30
134
从表中可以看出,常德与宣武区在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长幅度上大体接近。与两区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gdp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常德不足两区的五分之二,反映了常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二是财政供养人口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常德不足宣武区的十分之一、雁塔区的八分之一,反映了常德仍然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自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宣武区突出完善了三项治理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1、完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市、区两级实行了彻底的分税制。严格分事、分权、分税,按照区域属地原则,将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列为区级固定收入。2003年,区级固定收入为1.79亿元,约占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9.24。将7项主要税种列为市、区两级共享税种,除所属区域内城市建设维护税市里集中15之后,市与区五五分成外,其余所属区域内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6项收入,市区一律五五分成。2003年,实现共享税收17.26亿元,占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89.06。此外,区级征收治理行政性收费、国资经营收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仅0.33亿元,约占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1.7。二是扶植重点骨干税源。从2000年起建立了部门领导与驻区单位联系制度,优化驻区内的中国福利彩票中心、中国安全印务公司、北京供电公司等12家重点单位的周边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吸引和留住本地重点税源。三是促进收入平衡增长。在保护重点税源的同时,平等对待其他驻区企业,鼓励公平竞争,市政府统一取消了税收返还政策,每年根据gdp增长水平,确定15左右的均衡增长比例,防止收入在市、区之间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