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支出预算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使各项支出能严格按预算执行,从而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维护
预算的严厉性。此外,目前我县各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一,财务治理跟不上,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不利于“效益”财政的实施。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后,由财政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统一办理会计核算,统一治理会计档案,便于单位查账、审核、利用和治理,一切业务采取电算化治理,有利于及时把握资金支出情况,提高理财水平。
第三,实施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是完善财政支出治理的必要措施。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预算部门、支出单位、财政集中支付中心三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治理,防止不合理支出,有利于实行依法理财,依法监督。
第四,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加快经济发展。目前的分散支出方式,弱化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后,彻底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政资金治理分散,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把预算内、外资金真正统管起来,有计划地组织、调度资金,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预算单位暂时不需支出的财政性资金,能够全部集中在财政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对资金统一调度和治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办大事,充分体现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第五,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我县已有了初步的实践。近几年来,我县进行的一系列财政改革,为全面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积极实施了政府采购制度。从2001年开始对纳入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实行了财政直接支付。二是实行财政集中统一发放工资。从2001年9月开始对县直行政机关、全额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实行了财政集中支付。从2005年8月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全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实行专户封闭运行,实行了财政集中支付。三是从2005年9月,对乡镇财政治理方式进行了乡财县管改革,实行“预算统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治理方式,由县财政局直接治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活动。这些改革是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组成部分,为全面实施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使财政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在我县全面推开,县财政部门在外出学习、人员培训、制度建设、大厅改造、设备安装调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前期预备工作。应该说,目前我县启动财政集中支付制改革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大家思想熟悉一致,全力配合,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项改革。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预算治理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取消、三不变、四统一”。“两取消”即取消单位银行账户,取消单位会计岗位。“三不变”即财政预算治理机制不变;单位财务治理机制不变;单位会计主体责任不变。“四统一”即统一办理会计核算;统一办理资金结算;统一治理会计档案;统一办理财务公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行单一账户制度。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在商业银行开设单一银行账户,各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核算。各单位原有银行账户一律取消,按规定时间办理销户手续和会计资料的交接。二是规范支付办法。各统管单位支出按资金性质和用途划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零星支出、专项支出。各类支出由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分别按不同程序支付:工资支出,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单位,仍按原办法执行;未实行财政统发工资的单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