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和零散收入一齐抓,强化征管,加强财税协调,严格依法治税,依法理财,完善征管措施,拓宽征管范围,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潜力,做到颗粒归仓,应收尽收,构建稳定持续快速的收入增长机制,果断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力争实现今年财政工作中的“一个目标”
就是增强信心,挖掘潜力,力争县级财政收入登上亿元台阶。围绕、“四个梅州”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的总体要求,做到抓重点、攻难关、做亮点。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群策群力,挖潜增收,力争登上亿元台阶。
(四)实现财政工作的“二个推进”
一是推进公共财政的建立。就是要建立一个“民生”财政。按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不断推进实现制度创新科学理财。在创新制度方面,坚持用财有规,强化预算约束,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投资审核、非税收入治理等财政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各个环节的整体配合和协调,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继续实行“财政监督与财政治理紧密结合,财政监督与财政改革同步实施”,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监管机制;加大财政财务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跟踪监管和绩效评价,规范财经秩序,严厉财经纪律。在科学理财方面。整合资源,优化支出结构,坚持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保障倾斜,向义务教育倾斜。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上;投入到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项目上;投入到保障社会公共需要的基础性领域;投入到支持“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上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壮大财源、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项目上,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二是要积极推进机关效能治理。要以争当财政排头兵为目标,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上下功夫。把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与创建“六好”机关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团结向上、爱岗敬业、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健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不断增强干净干事、高效干事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实现在工作效率上、工作质量上、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新进步。
(五)实现财政工作的“三服务、一促进”
一是财政工作要服务于基层。就是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基层,为基层利益而谋,为基层的发展提供服务。重点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理清理财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为基层提供又快又好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财政工作要服务于群众。就是在财政各项工作中真正体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做好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努力推动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公共安全、资源环境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质问题。
三是财政工作要服务于大局。就是财政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八大措施”和十项重点工程,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树立崇商重企的时代理念,以积极的意识、积极的姿态,积极的行动,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三大战略”、“八大措施”以及十项重点工程的实现。
四是财政工作要促进社会和谐。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工作全局,提高财政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