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改革,深化财政监督治理,进一步提高财政治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07年的部门预算是在收支分类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有许多新特点、新情况,需要认真研究。下面,就做好200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我提几点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部门预算熟悉,坚持部门预算改革方向
我市从2001年开始编制市级部门预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个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不断规范、创新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制度和程序逐步规范,预算治理公开性、公正性不断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1.部门的理财观念进一步转变。市财政部门近年来不断致力于宣传、规范和实施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编制的范围、进程不断加快,各部门对编制预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每个部门也深刻体会到部门是部门预算的主体,部门、财政只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编细、编实“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2.部门间财政关系进一步规范。我市部门预算改革实施后,把原来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的公共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市政府能够对全部公共资金进行统一分配。意味着取消了部门对自收自支预算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的自由支配权利,这本身就体现出部门间财政关系规范性不断加强的一面。同时,我市部门预算编制采取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相结合的办法,将各项行政事业费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类进行治理。按照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基本支出预算,通过建立项目评审制度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进一步改变了以前基数法所造成部门间财力分配苦乐不均的状况,也推动了部门间财政关系进一步实现规范化。
3.预算编制基本模式进一步确定。预算编制组织形式上,已基本形成“两上两下”程序;编制方法上,已实现由基数法向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的转变;编制内容上,已实现由预算内外“两张皮”向综合预算治理转变;时间安排上,由一开始的11月份逐渐提早到今年的7月份。规范制度方面,已建立《__市项目支出预算治理暂行办法》,同时,市级所有部门和单位预算中,按政府采购项目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出台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现全面的追踪问效,考虑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安排下个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这项工作假如做实做好,将进一步细化项目支出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但部门预算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公用经费标准过低,5年没变,致使项目经费移用为公用经费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浪费现象较严重。花钱大手大脚,公车多,请客多,外出考察多,会议多。三是部门间工作经费、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存在不少问题。有预算外收入、罚没收入的单位事实上多用资金。四是一些单位对编制部门预算不够重视,工作无计划,专项资金无项目。五是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工作刚刚起步,一些资金使用效益
不高,资金绩效对预算推动还不大。
(二)要充分认清当前财政经济形势,进一步把握好公共财政的投向
今年以来,我市的财政、经济形势总体运行平稳,但是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市财税收支的运行,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支平衡难度加大。我们要充分认清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继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积极探索和研究解决的办法。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要严格按照“三个三”工作要求,实行“三控四压五保”。“三控”是指控制支出总量,确保收支平衡;控制追加预算,除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和紧急事件支出外,一般不再追加新的支出;控制基本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