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的关系);银行与党、政府治理部门的关系(如与中组部、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地方政府等的关系);银行与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的关系(如与行业自律性组织、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的关
系);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与融资人(股东、债权人)的关系等。
在构建内外关系时,会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产权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正当竞争与反垄断制度、社会中介机构规范服务制度等等。外部法律制度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发挥。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难题。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股权日益多元化、分散化,股东大会权力旁落,董事会成为公司的权力中心,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利益冲突现象严重。而公司经营方面分工不断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使得职业经理人地位不断上升,董事会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作用。所有者的缺位,导致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选择出正直、忠诚、勤勉的董事、监事和高级治理层,再通过有效激励和约束手段,使他们相互监督制约,以保护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值得普遍关注。在正确处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时,外在制度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公司产权制度显得格外重要。
(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力求选出好的董事,组成勤勉、尽职的董事会,选聘优秀的银行经理人。
1、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尊重投资人权利的关系,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害。
党管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的核心是用组织建设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作为执政党,在党政机关内直接依靠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把德才兼备的共产党员和非党人士推举到各级领导班子是可行的。我们的党也在尽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要让党委会在选人用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克服因少数人说了算而造成的人事腐败现象。但在民意机构(如人大、政协),企业和社会团体,就有一个执政党与上述机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怎样让党组织认为合格的人能得到社会的公认,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能通过合法的渠道走上应有的岗位,就成为党的组织人事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新问题。
股东和企业经营层之间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要选择能代表和保障股东权益的董事会、董事长,让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层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就必须给投资人以真正的人事权,只有这样,代理人才能忠诚地为企业所有者服务,才能克服内部人控制对股东权益的侵犯问题。
我国金融企业非凡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人事制度长期以来沿用党政机关的治理制度,官本位思想浓厚,没有形成产权制约的思想观念。当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银行时,矛盾尚不突出,一旦股权多元化了以后,股东选择代理人的权力就有可能与现行人事制度产生冲突,因而在金融企业中处理好党管干部和股东权利的关系就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害。
2、“组织推荐,社会认可”应是金融企业党管干部原则的具体体现。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企业负责人,非凡是股份制企业的董事会和高级治理人员必须通过法定程序走上相应的岗位。党管干部,首先就应该表现在党要选择好国有股权的代表,把那些真正懂业务、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或者是能够忠实履行国有资产代表人职责的专业人士作为国有股股东代表推举到董事会中去。通过这些人士自身的工作,贯彻实施党的方针政策。其次,在金融企业内部,党组织应该加强对党员的培养教育,使金融企业中的每一个党员都能成为精通业务,有理想,有道德,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人。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金融企业中的党员具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