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征信法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全国(不包括各州)仅仅在征信方面的法律,就有16部之多。与此同时,国外金融信息化标准也同样非常发达,这为金融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技术环境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开始就注重建设系统化、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建立统一的认证和数字识别中心,制定了网络连接的统一接口标准,规定了金融信息的标准,实现了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完善的金融信息化基础环境为金融企业的相互合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在2005年这一国内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前夜,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度”,不过正是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要害时期,通过法律与标准的制定来保证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才更为重要。
链接
金融信息化现状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已经基本构成。银行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处理中心、机房和大中型计算机与各类服务器、大型数据存储设备等。目前,中国银行业已拥有大型计算机系统近300台套,中型计算机系统近1500多台套,小型机近2200多台套,各类服务器约14万台,pc机约50万台,银行终端约40万台,自动柜员机约5万台,销售点终端约30万台,自助银行近2000家。
中国各商业银行初步构建了行内统一的计算机数据系统平台,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不仅统一了主机技术平台,提高了生产
运行治理的水平,还为增强业务创新和竞争能力、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强集约化治理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
中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完成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初步建立了统-cnwmz.com,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一的业务应用平台。
电子银行技术逐步完善,满足了金融市场创新需求,推出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形成了新的业务优势。创建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产品功能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