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全面部署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开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深远意义。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2008年度下半年在行政事业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这是市政府为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各级领导务必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清产核资工作的意义和目的。
第一,搞好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有利于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便于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形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虽然不能给国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都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物质条件,能否做到“合理、节约、有效”的配置和使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共有300多户,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的准确数量、分布情况到底如何,急待进一步弄清。同时,长期以来,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各部门、各单位纷纷要求增加财政拨款,投资兴建或购置资产;另一方面,不少单位的资产管理比较混乱,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开展清产核资,核实各部门、各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总量,摸清各部门、各单位国有资产的分布、结构等,将一切理应归属国家所有的资产,都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轨道,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家底”不清、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只有摸清资产“家底”,才能建立健全与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相衔接的管理制度;才能便于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并合理安排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节减财政支出。
第二,搞好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有利于解决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资产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各部门、各单位的资产更显突飞猛进之势。首先,资产数量增加很快很猛;其次,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仅是一些办公用房、办公用具,还拥有数量可观的现代化办公设施和仪器,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已由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应该说这些变化,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效率,促使部分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过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也暴露出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少问题,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目不健全,还存在着账外资产的问题。二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比较混乱,财产“购、管、用”脱节,损失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三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有些财产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而且调剂困难。四是资产形成的渠道混乱,产权归属不清。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非常有必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实,并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