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好。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办一切事业。在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而政府财力又不宽裕的情况下,各县区、各部门务必要克勤克俭,锱铢必较,把人民的财理好,把纳税人的钱用好。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大力节省开支,特别要坚决制止建设脱离实际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刹住讲排场、比阔气,乱开支出口子、滥发奖金补贴的不正之风。拖欠工资的县、乡镇尤其要强化节支意识,不准用财政资金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准盖机关办公楼、买汽车,不准领导干部出国。
(三)深化财税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促进增收节支的有效机制。要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积极推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支付环节的监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真正做到“收支脱钩,收缴分离”。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的监督,确保所有财政资金规范运行。同时,大力推进财税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和规范财税监督管理。
(四)大力培植财源,把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切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着眼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尤其要切实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是载体,是关键,抓项目就是抓财源,就是抓后劲,就是抓发展。各县区、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切实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工作,真正把一批能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带动能力强、聚集效应大的项目抓上去。要在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运用财税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综合运用预算、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培植和壮大财源。
与此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要把握好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效益提高了,税收才能不断增加,财源才能不断扩大。如果经济增长了,财政收入却没有相应增加,这种增长就不能算是有效益的增长,就不能算是协调健康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同步增加,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才能促进更快更好的发展。今年gdp增长11%的目标要确保完成,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要完成得更好;在考虑明年的计划安排时,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不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二要把握好开源与节流的关系。要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必须开源与节流两手齐抓共进。一方面要“生财有道”,就是要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路、培植新的财源,不断扩大新的财力增量,实现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要“理财有方”,在源头上下大力气控制支出,严禁铺张浪费乱花钱,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保稳定、保运转、保必办的基础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绝不能擅自突破。
三要把握好财政收入当前应收尽收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同时,更要着眼发展,不竭泽而渔,不杀鸡取卵,善于算大帐、算长远帐、算发展帐。目前我市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收支矛盾突出,县乡财政基础薄弱,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的,要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要正确处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