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政策。
(三)深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调整工业经济结构
一是进一步明确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在抓好十三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体现“有保有压、有进有退”扶优限劣的结构调整方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优势产业的发展,一手抓劣势产业的淘汰。第一是抓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竞争力分析和产业优势比较,制定《嘉兴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导向目录》、《嘉兴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若干个今后一段时期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重点抓、重点扶,做到产业集群、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明确我市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体现“差别发展”和“错位发展”,突出产业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财政专项资金、要素配置向重点产业倾斜;第二是抓劣势产业的淘汰。按照“以退为进,以调促优”的原则,加大对劣势产业的淘汰力度,制定限制发展的淘汰目录,明确淘汰时限,并加大政府行政推动力度,采取市领导挂钩联系等办法,加强督促和协调,以存量换增量、变劣势为优势,促进产业升级。
二是有重点地支持各地探索创建行业技术中心和特色产品研制开发组织。努力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争取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支持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同时,与科技、技监等部门一起共同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跨区域的特色产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增强我市工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2008年新建成行业技术中心*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市级技术中心**家。继续抓好企业信息化专项项目和试点示范企业,推进数控技术及其信息化专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逐步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指导重点发展产业由行业龙头企业发起组建全市性行业协会,完成嘉兴市工业区协会组建工作。
(四)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提升工业区(乡镇工业功能区)能级,加快载体建设。加快工业区(乡镇工业功能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着手开展工业区综合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工业区建设管理规范》、《市级重点工业功能区入围条件》和《关于鼓励市级重点工业功能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意见。在重点扶持**个省级工业区建设的同时,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乡镇工业功能区与省级开发区联动发展。2008年,力争使工业区(乡镇工业功能区)生产性投资占全部工业生产性投资的比重上升至**%以上。同时,加强对工业区进区项目的筛选,适时导入项目准入综合评估制度,严控低质项目进入工业区,着力提高工业区土地的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原则上省级开发区新引进项目的投资密度平均须达***万元/亩以上,市级重点工业功能区达***万元/亩以上;全部工业区新引进项目的容积率平均须达*.*以上。到2008年末,力争产值超**亿元的工业区达到*个,超**亿*个,超***亿*个。
二是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建设。力争2008年内新建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个,其中市区*个;新建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其中市区**万平方米。出台工发资金按厂房层数分档补助的措施,引导各类创业中心(孵化器)节约土地、建造多层标准厂房。完成市孵化器试点——王店家电创业中心的首期建设任务,为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模式。
三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除了继续加大企业贷款担保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外,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努力构建协调统一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