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要把效益财政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方向,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投入,着力解决用市场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保证规范津贴补贴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及时按标准发放;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需要。三是健全监督机制。要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作用,切实提高投资评审质量。要积极研究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推动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5、推进改革创新,增强财税活力。财政改革是深化效益财政建设的力量源泉。一要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抓紧摸清原属于省级税收企业名单,核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基数,全面清理县与市上解、市补助于县的专项拨款及其他结算事项,逐项提出划转意见,确保我县财政既得利益不受影响。二要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围绕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公用经费定额管理标准体系,完善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机制。严格控制预算外追加,继续实行政府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理财制度。稳步推进非税收入年度预算编审工作,加快实行非税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和统筹安排。三要继续深化乡镇财政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积极清理化解农村债务。深化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方式改革,实现县级统一打卡发放,全面实施惠民直达工程。四要切实抓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要求,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力争今年将全县所有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纳入改革范围,年内完成县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进一步完善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五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时启动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推动奖励性补贴管理规范化。同时,抓紧制定完善金财工程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网络安全、软件准入、硬件采购、运行维护及统一数据库平台管理等制度,确保金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四、扎实推进“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
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创建 “金融生态县”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内外环境和谐、金融服务优良、支持经济有力、良性互动发展的金融安全区。
1、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诚信是金融生态县创建的灵魂。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乡镇、进企业、进村组”等活动,加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宣传教育,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增强社会各界积极维护诚信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支持体系,成立中方县诚信协会,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制定中小企业资信等级评估办法,推动全县企业提高资信水平。完善信用整治体系,加大对金融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强化社会信用奖惩机制,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实行奖励和重点扶持,对逃废债务企业和个人实行联合制裁,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广泛开展信用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户创建评审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