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势在必行。如不及时从制度上规范与管理乡镇财政工作与人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职能存在缺位”空位”错位”等现象,有利于党在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乡镇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理清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和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期望,更是基层财政工作者的呼声。
二、工作量加大。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顺序和规范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一些财政所长反映,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多个账户,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工作难度的增大。
三、人员大幅度减少。造成干部兼职较多,难以做到会计、出纳相分离,管理、监督相分离,账户、印鉴相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平安的潜在风险。且人员分布也不均衡,距离县城较近或规模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人员多,比较偏僻的乡镇人员少。一局部乡镇缺乏三人,有的甚至只有2人、1人,致使人员配置严重失衡。
四、缺乏业务培训。年龄偏大,工作技能和素质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培训大多是有针对性的工作培训或单项业务培训。省、市两级财政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基本脱位;而县级培训,由于师资、经费等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乡镇财政所人员的培训和提高,以及队伍的建设亟待关注。特别是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个别乡镇财政人员惟恐损坏电脑,干脆不开机,电脑成了陈设,远程信息化网络作用不能发挥不了手工操作容易造成二套帐。
五、经费短缺。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取消农业税之前还有相应比例的业务费留给财政所,现在没有了日子更紧了乡财局和财政所的人对此都有同感。同时,乡镇财政所办公、住宅条件较差,原来是规范化的财政所,现在时过境迁,临时无人关注乡镇财政自身建设,加上经费紧张,房屋维修资金缺乏,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大部分财政人员过着“四点一线”乡镇政府、财政局、家里、路上)游牧”生活。
路 脚 下
结合乡镇财政存在问题,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认为,要从乡镇财政的体制建设、制度建设、机构人员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要充分认识乡镇财政的重要性,乡镇财政体制建设方面。将乡镇财政建设纳入省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议省财政结合全国财政体制的总体构架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调整体制、完善政策、强化管理等手段,逐步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各乡镇发展水平的不同,分类指导和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满足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分县乡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水平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实行不同的财政体制。经济较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收入增长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可参照省直管县财政做法,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经济欠发达、收入规模小、收不抵支的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乡镇财力缺口由县级弥补,以保证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