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县的“三农”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农业人口太多、农民占有资源太少、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害在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切实做强做大 “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场会、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总坚固施“打工经济”战略两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大张旗鼓地表彰一批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带工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努力开创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新局面。
首先,我代表县委、政府向荣获2004-2005年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带工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劳务输出工作作出艰辛努力和积极贡献的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在外务工的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困难,进一步坚定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自县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打工经济”战略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县小康社会和建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扶持“打工经济”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治理、人本服务”的原则,坚持“引导自发输出为主渠道,政府有组织输送为重要补充”的方针,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信息平台、组织规模输出和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全县掀起了“走出山门天地宽,打工创业致富快”的务工热潮,使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全县共向外转移劳动力21134人,完成任务数20000人的106,其中有组织培训转移4208人,完成任务数4000人的105;2005年,共向外转移劳动力22009人,完成任务数20000人的110,其中有组织培训转移6208人,完成任务数6000人的104。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8.7万人,2004-2005年共向家乡汇款2.5余亿元;按全县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实现务工收入338元,比上两年同期增加100元,增长38;务工收入在农民现金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28.5,超额实现了劳务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量20和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40-60元的预定目标,大部分打工农民家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增收脱贫和增收致富,务工收入真正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回顾两年来的劳务输出工作,我们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一抓组织领导。提高熟悉,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扶贫、劳动保障、农业等1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组建了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从农业、扶贫、妇联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到劳务办,并在全县**个乡(镇)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新成立了**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和**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抓好本辖区内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配置了微机网络设备,基本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动态治理,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协调一致、配合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治理网络,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镇行动”的劳务输出工作新格局。有力的组织措施、健全的组织机构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抓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用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