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资金4万余元,重点解决抗旱及人蓄饮水困难。停止大小洪海、黄连坝上下坪山等水库、山坪塘的水源用于农业浇灌,确保人畜饮水。越是大旱之年,果断要保证人
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充分发挥各村(居)、单位、社(组)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动员社会人士参与和支持。干部群众积极寻找水源,修建蓄水池,如燕子村水竹坝村小组组长吴玉祥,带领群众在笋天坪和垫产沟修建蓄水池三个,铺设管网近1万米长,解决了燕子村水竹坝村民小组300余村民的人蓄饮水困难。到目前为止,解决了539人、248头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同时保证了和谐用水。
(二)抗旱防疫病
积极开辟清洁水源,加强水源消毒和水质监测,把好“卫生关”。加强旱期食品卫生监管,开展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消除了卫生防疫隐患。对户外高温环境工作人员作业时段进行了适当调整,强化了公共场所防暑降温,积极开展中暑人员紧急救治工作。共派出卫生防疫小分队4支,紧急出动卫生人员5人,救治暑热伤病人员人次,发放防暑宣传资料3000余份,对新建的蓄水池投放消杀药品。
(三)抗旱防火灾
强化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严令绝不答应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野外烧荒,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如有发现,实行先拘留后调查,严禁带火入山,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深入开展森林火险隐患排查工作,清理林区闲散人员和痴、呆、精神病等危险人员,并加大了对重点林区的监测巡查密度,实行森林防火戒严,严格执行《重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戒严令》。在抵御“黔火”期间,紧急组织调运了200枚灭火弹,把油钜,100把砍刀,80把铁扫把,成功组织广大机关干部和群众,有效预防了“黔火”向四面山的蔓延。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消防监督检查,全面强化执勤备战措施,及时发现和整治各种火险隐患。目前四面山森林防火实现了零目标,后面我还要单独讲抵御“黔火”情况。
(四)抗旱夺丰收
切实开展农业抗旱工作,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力度,千方百计抗旱救灾,保苗、保产。干旱期间,共投入机动抗旱设备台(套)、机电泵站个,抽水立方米,浇灌农田亩,部署种植晚秋作物亩。同时,积极做好抗旱救灾和防大汛等相关工作。目前,旱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正常。
三、今夏高温伏旱天气的原因
今年的干旱高温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的一次极端气候事件。原因有三:一是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异常偏强,脊点偏西,脊线位置偏北,重庆市受副高压系统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易出现持续干旱。二是中高纬度大气环场表现为乌拉尔山地和东北亚区域无明显阻塞高压形势,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影响不到重庆,易出现持续性少雨天气。三是高原积雪偏少,热状况偏强,自2005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青藏高原积雪偏少,造成高原热力作用显著,从而有利于夏季风偏强,雨带位置偏北。
四、抵御“黔火”期间抢险救灾情况
8月30日晚8时许,江津市人民政府接报,同时通知四面山管委会,贵州省习水县三岔河风景区发生了森林大火,火势可能蔓延到四面山。
“黔火”发生当天夜晚9点,我们就紧急组织了500多名防火队员,分两路星夜赶往牛栏耗,并在群众的带领下,于8月31日凌晨5点左右,徒步50余公里,赶到了“黔火”观测的最前沿——牛栏耗。
10时许,又组织了由400多名村关、村(居)、社(组)、单位的干部群众组成第二批防火队伍,紧急出动奔赴“黔火”一线。同时,江津市人民政府还从各部门、各镇(街)组建了2000余干部群众组成的“后备队伍”,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