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第三,把握好坚持牢固群众观与实现大防范的关系。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一切工作也必须依靠群众。抛开了群众利益,我们的工作将没有任何意义;离开了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就不会做成。建设平安宁明是一项关乎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着力构建坚持主力军防范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加强社会面控制与增强防范意识相结合的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大防范体系。综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防范,而群众是防范的主体。各级各部门要本着珍惜民力,用好民力的原则,从各自实际出发,想实用的办法,出实用的招数,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提高全民防范水平,努力做到爱惜民力与使用民力相统一,发动群众与保护群众相结合,实事求是地把群众的力量引导到参与防范、促进稳定上,把我县的综合治理工作推向一个全民防范的新阶段,牢牢把握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
二、深刻熟悉建设“平安宁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崇尚和谐,企盼平安,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谐稳定。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把“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强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建设平安宁明,对于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与“稳定压倒一切”思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宁明的全面、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稳定是任何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平安是每个公民最为朴素的愿望。当前人民群众一盼富裕,二盼平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拥有一个稳定和谐、安居乐业、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平安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建设平安宁明,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造一个文明法治、平安稳定、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保障人们在政治、法律、体制、机会、权利和分配上的公平,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事关全局的大事,而且是严厉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社会稳定就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确保一方平安,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优化宁明投资环境,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县正处于全面建设宽裕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确保社会的平安稳定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通过建设平安宁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投资者有安全感,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提供保障,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加快我县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是解决发展中各种问题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了宁明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还必须熟悉到我们所面临的严重形势,当前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加之我们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复杂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大量存在,而且还会不断增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都影响着我们建设平安宁明、构筑和谐社会工作的开展。要通过建设平安宁明,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安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全方位、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