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带领群众和志愿者天天战斗在第一线而无怨无悔。镇、村党员干部在统计灾情、安抚群众、搭建帐篷、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等工作中无处不在,许多同志连续好几天睡不上一个安稳觉,吃不上一口热饭。部分党员干部忍受着自家房屋倒塌、亲人受伤的悲痛,舍小家,顾大家,在抢险救灾中奋不顾身,在分发救灾物资时先人后已。同时,党员干部缴纳特殊党费3万余元,灯塔社区党支部书记向昭琪、大龙村党支部书记赵绍强、青羊村党支部书记向圣军、兴龙村支部委员强永洲等6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均在1000元以上。青羊村一名70余岁老党员将自己拾荒多年积攒下的300余元钱作为特殊党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这些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精神风貌。让群众深刻感受到,地震发生后,倒下的是房屋,但心中高高树起的是党的光辉旗帜和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四)人民子弟兵、民兵冲锋在前,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灾情就是命令。唐家山堰塞湖撤离期间,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先后投入兵力达150余人。他们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关键时刻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勇于承担险重任务,奋不顾身帮助灾区转移财物、守家护院,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灯塔社区部份党员、干部在长达10多天的时间里自发为解放军官兵做饭、送水,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新篇章。广大官兵、民兵风餐露宿,顽强奋战,冲锋在前,展示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精神和风采。
(五)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协同作战,为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全镇广大群众发扬大团结、大协作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辖区医院、民政、供电、供水、交警、派出所、电信、广播电视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忘我工作。医院抢救伤员、防控疾病毫不懈怡;民政救灾、救急及时到位;供电所抢修设施、维护受损线路,尽职尽责;公安、交警出生入死,救群众于危难;广播电视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向社会各界发出爱心动员。同时,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将抗震救灾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自于灯塔、青漪社区、龙溪、龙中、大龙、中龙等村的500名志愿者,搬运救灾物资数百吨,为南河体育中心灾民搭建安置棚6000余平方米,为三分之一撤离安置群众搭建帐篷500余顶,冒雨铺垫火砖13万余匹;老板志愿者向世平、王友兵等4批近200名民兵预备役和志愿者到九州体育馆执勤、维护秩序,主动分担党委、政府的压力。其中志愿者胡开华因在义务服务中过渡劳累,突发脑溢血,抢救医治无效献出了宝贵生命。
(六)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给受灾群众雪中送炭,进一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地震发生后,从领导到干部、党员,从企业家到普通群众,从学校到企业车间,从妇儒到儿童,心系灾区,处处涌动着浓浓的爱意,把支援灾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典型事迹数不胜数,先进人物层出不穷。镇机关自发捐款近8000元;全镇各行各业共捐助资金7万元;接受捐赠物资折价约50万元。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捐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生动地展现了全国人民之间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团结互助精神。
这次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充分说明党和政府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