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知识分子和人才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初,县第十次党代会又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提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将“工业立县”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人,尤其离不开人才。今年5月份,县委组织部对我县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县近年来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是可圈可点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聚才、育才、用才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政策优势不明显,有些政策的落实不够理想,有的用人单位认识也没有真正到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3、充分认识加强知识分子工作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强调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今年5月23日,中央政治局人才专题会议提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贯彻“四尊重”方针,实现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不论从人力资源宏观配置角度看,还是从当前的人才工作机制看,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整合方方面面的工作力量,形成各方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才能将人才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把握形势,认清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我县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致力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功夫,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到看到,我县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从全县的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一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目前,我县人才资源总量仅占全县从业人员的6.93%,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的 2.12和2.72 个百分点,占衢州市人才总量的11.2%,列全市第4 位,人才总量明显不足。据全省科技统计监测报告表明,常山县“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在全省84个县(市、区)中名列第79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4-5个百分点。同时,我县又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特别是在教育、卫生两大系统,人才外流问题十分严重,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初级职称多,中高级职称少;传统的农业、文秘类专业多,现代经济急需的法律、外经外贸、计算机、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和服务经济人才严重短缺。三是人才分布不均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