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建工地的卫生、关停企业厂地、无人管理地带等工作盲点,更要加大整治力度。力争不留空白点、不漏薄弱点,确保每一项指标、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想周全、弄明白、抓到位。在扩大亮点上,一方面对已有亮点要进一步巩固、深化、提升,使亮点更亮;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亮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变点为片,扩大成果,通过树立一个点,真正带动一条线,进而辐射一大片。
二要注重软与硬的结合。前一阶段,我们着重在小餐饮及“五小”行业、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和楼院整治等“硬”件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我们要在继续抓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治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资料建档等“软”件建设。前不久,市创卫办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自查,通过自查,发现在这些方面欠缺还比较多、比较大,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最终考核检查时,硬件方面要争取少丢分,软件方面不仅不能丢分,还要力争加分。在健康教育工作上,要着力在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让市民通过创卫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在这点上,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要让市民做到,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从我做起,从我带头。要有这种境界,要有这种意识,要有这种自觉性。对资料的收集、完善、整理、归档,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真正使整个创卫工作完完全全在规范的资料档案中得到反映。
三要注重短与长的结合。创卫工作中的短期集中整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只有真正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取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卫生城市的真正考核官是广大市民,创卫工作的成效,最终也要让广大群众来评议。只有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创卫工作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决不能把创卫工作变成应付检查的“形象工程”,考核检查时突击抓一下“旧貌换新颜”,检查团一走还是“脏、乱、差”。这种“只求表面,不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不但群众意见很大,而且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创卫工作又有它的特殊性,即使国家检查组检查通过了,但是在公示期内如果有群众举报并被查实,也会被否决。而且,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不是终身制,即便我们今年取得了这个称号,如果长效管理跟不上、不到位,城市卫生由净变脏、环境由好变坏,三年后国家复查验收没有通过,照样会被取消资格。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既重视当前的“短”,更着眼于今后的“长”。在城市创建方面,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市民自治、门前“三包”、“环境卫生日”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长效管理机制。今后,还要继续探索城市卫生管理方面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城市卫生由突击行动向长效管理转化,由专项治理向日常管理转化。建立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行严管重罚。国内外很多环境整洁优美的城市,比如新加坡、江苏的张家港,等等,在城市管理上都有严管重罚的措施。现在,香港正在力求打造成亚洲最清洁的城市,他们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使用重典,严管重罚,对涉及环境卫生的行政处罚数额高、力度大、威慑力强,竭力形成一种“绝不容忍”的文化氛围,谁触犯这方面的规章制度,不仅会遭到公众的谴责,而且有物质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也要走严管重罚这条路,严管重罚的措施一定要尽快出台,尽快实行。我相信实行后,不高兴的只是少部分受罚者,大部分老百姓肯定是欢迎、支持和拥护的。
三、完善机制,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