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整治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保护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营造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3月23日至26日,县政府组织教育局、综治办、公安局、安监局、卫生局、文化局、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分成5个检查组对全县19个乡镇的学校、幼儿园周边和校园安全进行了全面大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走访调查等方式发现,大部分乡镇、学校能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能以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为抓手,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一)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各校(园)能认真贯彻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意识,拓展学校安全管理内涵,明确了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了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强化了对学校基建等安全的监督管理,真正把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校会、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讲座、黑板报、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宣传画、宣传标语等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坚持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自救自卫、防灾害、防事故的能力。县公安、消防、交警、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也经常派业务骨干到学校开展法制、防火、交通安全、疾病预防、“三无”食品、真假药品的鉴别等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各种安全防护能力。
(三)形成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合力。建立了全县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能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整治工作。各校(园)还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教育机制,共同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周边环境还不容乐观。一是学校周边小商贩比较集中。检查中发现,中小学(幼儿园)附近普遍存在小商店和小摊贩,这些小商店或小摊贩卫生条件普遍较差,有的既无经营许可证,也无健康合格证,在课间和中午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不健康书籍、危险玩具,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极为不利。二是县城和部分乡镇有网吧和游戏室会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部分乡镇圩镇居民利用私人电脑容留学生上网。三是部分学校周边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如县二中门口下坡路段的两家土菜馆、食客的车辆多且有乱停放的现象,学生出入校园存在安全隐患;大田中学北方紧连着一砖厂,煤气、灰尘严重影响师生健康;有的学校上空有高压线通过,雷雨季节易引发雷击危及师生安全。
(二)校园内尚存在安全隐患。一是有些学校的安全设施简陋。部分中学的学生公寓没有消防设施;部分学校还存在危房。二是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存在隐患。部分学校的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过期;学校食堂普遍未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留样制度,很多学校食堂采购只有自己的登记而没有票据。部分学校、幼儿园饮用水源经检测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个别学校未向学生提供足够的饮用开水。三是学校危毒化学药品的管理不规范。各学校对实验用的危毒化学药品均有专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但普遍没有使用登记帐册。
(三)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不容乐观。我